本文转自:人民网-江苏频道全国配资网
人民网“行进中国”江苏调研采访团
叶正言(左)参加昆山首批国债支持老旧电梯更新项目交付仪式。季昊摄
临近傍晚,叶正言散步归来,崭新的电梯正好停在一楼,他抬手按亮6层的按钮,“过去电梯出故障是常事,乘坐起来还有顿挫感,新电梯又快又稳又安静!”
就在一个月前,作为江苏苏州昆山市香榭水岸小区9号楼的居民代表,叶正言从施工方手中接过“电梯钥匙”。这台电梯的交付投用,为当地首批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老旧电梯更新项目画上了句号。
老旧小区电梯超期服役,正成为影响居民幸福感的痼疾之一。香榭水岸小区2008年交付,共有17幢楼,居住着2000多人。沈勤家住11号楼顶楼,电梯机房里电机运转的声音是她家持续多年的“背景音”,“白天还好,后半夜电梯的哐当声能把人从梦里拽出来。”
业主们多次找物业交涉,“每年物业费没少缴,电梯修起来咋就这么费劲?”
“不是不修,是真修不动了。”物业项目经理孙铁坚也是一肚子苦水:“我们找了电梯维保公司,还买了电梯险,但那些老电梯厂商大都停产了,经常连配件都买不到。”
电梯修不了,能不能换了?“2019年,我们有个小区的业主自筹50余万元,换掉了单元电梯。”昆山市住建局物管中心综合服务科科长陆尧成坦言,如果业主自筹不到钱或无法使用维修基金,这事儿就办不成。
转机得益于国家实施的“两新”政策。2024年7月,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被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范围。当年11月,昆山市使用15年以上的2196部老旧电梯全部纳入更新改造,获得支持资金3.29亿元,所获资金量和更新电梯数量占苏州市近七成,居全省第一。
如今,香榭水岸小区电梯门上方的“幸福乘梯”四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。人民网记者 张妍摄
“我们把功夫做在了前面。”陆尧成说出了破题的关键。原来,从收到申报文件到上报只有5天时间,但需要摸排填报的数据近20项,如果临时抱佛脚,多半来不及。据了解,当地住建部门提前研判政策机遇,组织专班梳理使用年限超15年的老旧电梯以及故障率高、居民投诉集中的电梯目录。正是这个数据库,为快速申报帮了大忙。
香榭水岸小区共有29部电梯进入这次更新计划。社区党总支书记沈思谦告诉记者,“每台电梯可获得15万元补贴,居民一分钱都不用出。”
今年3月17日,沈勤住的11号楼第一个开工,电梯口拉起警戒线,工人师傅像给老楼做手术的医生,拆了那部他们用了十几年的电梯。
在此之前,小区居民投票选择了通力电梯。这家扎根昆山近30年的跨国企业,凭实力拿下昆山这批更新项目96%的份额。通力电梯大中华区更新改造业务副总裁周芳说,“公司为电梯更新业务设立了柔性生产线,随时调整参数生产不同规格的电梯。”
不到一个月,沈勤就用上了新电梯,更让居民们安心的还有看不见的变化。每部新电梯里都藏着“智慧大脑”,全面接入昆山市“一梯通管”智慧管理平台: AI摄像头就像火眼金睛,电动自行车只要一进电梯,就会触发“不关门”功能;远程监测24小时收集电梯运行数据,形成每部电梯的“健康档案”。
通力昆山工业园客服中心,接入云端的电梯运行状态在这里一目了然。人民网 余乐摄
通力电梯昆山工业园客服中心的数字大屏上,动态显示着接入云端的电梯运行状态。“我们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模型实现预测性维保,就像给电梯做体检,最多可降低55%的设备故障和40%的困人风险。”周芳说。
走在香榭水岸小区,一部部电梯轿厢上方的“幸福乘梯”四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。如此“一键直达”的幸福背后,是政府主导、群众参与、企业给力、多方协同的结果,电梯更新跑出了“昆山速度”。
眼下全国配资网,当地已完成第二轮老旧电梯摸排和申报工作。“暂时还没换电梯的,很快就不用羡慕我们了!”沈勤笑着说。(汪峥嵘、吴纪攀、张妍、余乐、范尧、萧潇)
百川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